南方日報訊 11月28日晚,第二屆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以下簡稱“廣州獎”)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布裡斯托爾(英國)、安蒂奧基亞(哥倫比亞)、基督城(新西蘭)、杭州(中國)、達喀爾(塞內加爾)等五座城市榮獲第二屆“廣州獎”。為提高公眾參與度,今年“廣州獎”還增設了三個公眾嘉獎,杭州獲網絡人氣城市獎,布裡斯托爾獲媒體關註城市獎,公眾推薦城市獎由安蒂奧基亞獲得。
  頒獎典禮會場簡潔,氣氛熱烈。頒獎前,不少城市代表和參會嘉賓紛紛預測“廣州獎”花落誰家,入圍的15個城市更是翹首以待。能從259個報名項目中脫穎而出的,不僅代表著高水平的城市管理創新力,更預示著全球城市發展的未來。
  據瞭解,“廣州獎”旨在表彰城市和地方政府在城市創新領域的成功實踐。獎項秉承公開、公正、獨立和非營利性原則,目的在於通過推進城市及地方政府的創新活動,為城市和地方政府在不斷發展變化的經濟社會背景下,實現全面、和諧與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獎項面向全球範圍內的城市和地方政府,包括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組織、世界大都市協會會員以及其他城市。申請者可提交如公共服務、公共部門組織與管理、伙伴關係與公共參與、智慧城市、可持續城市等領域的創新實踐。
  2012年廣州市創設“廣州獎”,由兩個國際城市會員數最多的機構——城地組織(UCLG)和世界大都市協會(Metropolis)聯合舉辦。“廣州獎”每兩年舉行一次評獎活動,每屆頒獎數目不超過五項。
  當晚首個獲得“廣州獎”的城市是布裡斯托爾,該市代表拿過獎項後高興地說,“‘廣州獎’可媲美奧斯卡獎”。安蒂奧基亞的代表接過獎盃後激動表示,“廣州獎”是對其城市發展最好的鼓勵,“參加‘廣州獎’的幾天時間里,我從其他城市學到很多寶貴的經驗,我會帶回去與我的同事分享”。基督城的代表也非常激動,“廣州是一個很有遠見的城市,這體現在‘廣州獎’這個具有國際視野的獎項上”。
  城地組織秘書長約瑟夫·羅伊格表示:“我們不能只把‘廣州獎’當做展示國際城市優秀案例的手段,要藉此獎來促進城市交流和經驗借鑒。”
  據瞭解,來自世界各地177個城市259個城市管理項目角逐“廣州獎”。初評有15個入圍城市及30個專家推薦城市,其中,杭州入選15個入圍城市,昆明和萊蕪入選專家推薦城市。
  林毅夫在企業創新與城市發展論壇上建議:
  整合國內外資源促城市發展
  南方日報訊 11月28日,廣州“一獎兩會”舉行“企業創新與城市發展”論壇。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林毅夫等出席會議並致辭,全聯新能源商會會長、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等企業代表進行創新經驗分享,廣州市副市長駱蔚峰等城市市長分別闡述城市推介,包括2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200多家企業300多名嘉賓出席。
  陳建華向參會的國際城市代表介紹,廣州現有國家級創新型企業14家,省級創新型企業96家,去年廣州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到756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3.7%。
  他說,廣州將從四個方面努力,激發創新活力,推動企業創新發展。一是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引領作用的骨幹企業;二是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將推進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廣州知識產權交易所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三是優化企業創新生態系統,設立創新型企業的專項資金獎勵,推進廣州中心知識城申報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服務綜合改革試點,成立全國首批知識產權法院;四是運用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民生。
  林毅夫從經濟學的角度剖析了企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的關係。他說,城市化發展進程需要企業家、有為的政府和全球化歷程三股力量。“城市的發展應該從一個封閉經濟進入一個全球化經濟,”他說,“利用國內資源和國外資源、利用國內市場跟國外市場,利用國內企業家跟國際企業家來共同為這個現代化歷程做出貢獻。”
  五個獲獎城市評語
  安蒂奧基亞(哥倫比亞):青年教育園
  評語:安蒂奧基亞設立了擁有80個創新教育園區的教育系統,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這一項目旨在提高該省青少年對科學技術的掌握能力、對研究項目的調查和創新能力、自主創業能力以及藝術文化修養。同時,每個教育園區都會參與一項競賽,主要是通過比較園區建築風格來強化各個園區的特點。這些園區力爭吸引當地富有才華、技能突出的青年人,同時發揚和平理念和公民價值觀。
  布裡斯托爾(英國):智慧城市
  評語:作為一座歷史古城,布裡斯托爾飽受交通擁堵、人口老齡化、氣候變化等問題的困擾。為此,布裡斯托爾採取了一系列創新措施。布裡斯托爾成為了英國少數幾個採用市長制政府的城市之一。此外,布裡斯托爾榮獲了歐洲2015年“綠色首都”的稱號。布裡斯托爾轉型為智能城市的方案並非依靠技術,而是以人為主導。面對城市發展中產生的問題,布裡斯托爾採用公私合作伙伴關係的方法,鼓勵政府部門聯合私營企業和公眾共同尋求解決方案。
  基督城(新西蘭):我們的發展型城市
  評語:自2010年起,一系列的地震和餘震造成了基督城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其中1200棟商業建築遭受摧毀,90%的居民住宅受到了損壞。基督城利用恢復過程重建社會結構以及提高應變能力。通過推出“分享一個想法”活動,鼓勵市民踴躍參與。城市轉型計劃包括對三個關鍵領域的支持:康復治療、幸福感與歸屬感、商業。與此同時,該計劃包括實現長期恢復所需要的元素,比如檢驗新想法,提高社會應變能力和創造新的城市身份。
  杭州(中國):公共自行車系統
  評語:杭州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困擾著80%的居民和上班族。杭州明白“最後一公里”對於使用公共交通而言是一個巨大挑戰,因此啟動了一個大規模的自行車共享項目。該公共自行車系統每天服務約30萬人次,為城市公交系統提供了有效補充。該項目除啟動資金外無需政府撥款,其商業模式包括在自行車停靠點出售廣告位置及提供便利店服務。該項目的一大特色是與大學合作,監控使用情況並提供特殊的管理系統以保障效率和用戶滿意度。
  達喀爾(塞內加爾):市財政計劃
  評語:由於城市人口激增,達喀爾相當一部分人口從事非正式職業。因此為街道小販專設一個中心市場,提高他們的經濟地位,為顧客創造便捷衛生的購物條件就成了迫切的需要。達喀爾決定註入主流資本市場來籌資。在非洲城市中能夠在透明、負責任的嚴格要求下實現這一做法,達喀爾當屬首例。這個突破為非洲的其他國家提供了先例,提高了小販交易可信度,並使其從中獲益。
  撰文:馬喜生 詹鵬飛 許曉冰  (原標題:“廣州獎”可媲美奧斯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02chodi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